“胡天定老教主,您可是给我整了个大活儿啊!”我笑着说道:“各堂教主您要是定好了就言语声儿,我这安排人记着呢!”
这位老教主也是个办事干脆利落的,齐了咔嚓就报出了八堂教主的名号。与我的堂口不同的是,李子涵的堂口多了医堂和圈堂。
医堂自不必说,教主就是当初陪着李子涵她爷看病救人的那位白家仙,名号白云亮,圈堂的教主是黄家的黄快跑。
如此一来,李子涵的堂口总共就有了十堂,比咱们之前说的‘八柱’多出俩,借此来解释解释这个问题。
四梁八柱是一个堂口的基本结构,但如果堂上的仙家比较多的话,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大堂人马,这个时候为了管理好堂口,或者是像李子涵的堂口一样有特殊的职能,就会多设立一些分堂来承担起这些职责。
通常的说法就是二十四部门:扫堂、压堂、传堂、监堂、护堂、坐堂、接堂、圈堂、风水堂、医堂、通天、探地、关碍、探马、合兵、布阵、圈财、度善、行令、授法、领兵王、收兵王以及大报马、大护法。①
据我所知,在老大神儿那个年代可没有这个说法,所谓的二十四部门,应该是在行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毕竟当今的一些出马堂口,动不动就整出来一两百位仙家,你就整八个堂主出来也不够分、也管不来啊!
李子涵堂口的仙家不算少,但也远远用不了这老些部门,所以我和老教主商量着,只增设了医堂和圈堂,医堂自不必说,是看病的,圈堂落在她这儿,也不是为了给她圈财,而是起到一个引领病患过来的职能。
送走老教主,我让李子涵缓了缓,就带着她走后面的程序。
准备好拜七星的东西,因为我要一边唱拜七星的唱词儿,一边带着她走罡步行拜礼,再加上那罡步啥的我还走不太明白,于是乎我就请下来了柳长风上身,他负责动的,我负责唱的。
给我立堂口的时候,领堂师傅是杨姨,帮兵是邱叔,还有黄姐和李宏达打下手,由于分工明确所以看起来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