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挞沙鱼

至于不放酱油,则是因为酱油会影响它的鲜味。

对于这种清甜爽嫩的鱼,只要陈皮盐水,就能让它的鲜发挥到极致。

佐料放得太多的话,反而会起到反面效果。

徐雨溪一边刮鱼鳞,一边给蹲在身边观摩的女儿出了个考题,“妹妹,那你知道蒸它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虾铺在下面吗?”

其其理直气壮地摇摇头,“我不知道啊!”

她只是看妈妈每次都这么放,味道又确实很棒,所以就记住了。

就连玩过家家的时候,也会严格照搬这个顺序呢。

“因为它的皮很容易脱,胶又多,黏黏糊糊的爱粘碟。把虾垫在底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会更好吃!”

虾在受热的时候,会滴出汁水,不断地滋润着鱼身。

这样一来,鱼皮就不易爆裂,鲜味还会渗进鱼肉里面去。

这种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挞沙,其它易爆皮的鱼也同样合适。

只不过,挞沙鱼有个很烦人的地方,就是鳞太幼太细,处理起来特别麻烦。

徐雨溪只有遇上大鱼时,才会把皮给留着。

如果是小条的,都是直接把皮扒掉,省点时间和精力。

妈妈小课堂的内容虽然有点多,但其其听得非常认真,还努力消化了一会儿。

最后一拍手掌,做出了简明扼要的总结,“有虾,更好吃!”

————比目鱼分界线————

有尾左眼是鲆,有尾右眼是鲽,没尾左眼是舌鳎,没尾右眼是鳎(图源网络)。

比目鱼,一般指两只眼睛长在同一侧的一类底层鱼类。

它通常被分为四个种类:鲆、鲽、舌鳎、鳎。辨识口诀如下:

有尾左眼是鲆,代表品种多宝鱼(九十年代才引入我国)、左口鱼。

有尾右眼是鲽,代表品种大地鱼。

没尾左眼是舌鳎,代表品种鳎沙。

没尾右眼是鳎,代表品种碟鱼。

舌鳎和鳎长得差不多,除了眼睛位置不同,鳎的花纹更艳丽,有带条纹状的,也有带星状斑点的。

另外,鳎通常在浅海生活,很少游到淡水区。

最后补充一点,舌鳎和鳎都被叫作龙利鱼(由香港传来的叫法),但市场上经常会用鱼片外观接近,价格便宜许多的淡水鲶鱼——巴沙鱼来冒充它们。

大家买鱼柳的时候,要擦亮眼睛哦。

如果包装上标注着巴沙鱼、CABASA、BASA,或者产地为越南的,就要谨慎购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