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的撞击声回荡在皇宫内外,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李儒和贾诩的心上。不多时,宫门轰然倒塌,刘隽一马当先,率领大军冲进皇宫。
在皇宫大殿内,刘隽终于见到了李儒和贾诩。李儒面色苍白,却仍强装镇定,站在大殿之上怒目而视。贾诩则一脸平静,似乎早已料到会有今日。
“李儒、贾诩,你们大势已去,还不束手就擒!”刘隽大声喝道。李儒冷哼一声,正要开口,却被贾诩拦住。贾诩上前一步,对着刘隽拱手道:“事已至此,我等愿降。”李儒见状,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低下了头。
“绑了,押往邺都,由陛下发落。”刘隽想起出征前死活要跟着来的刘协,不由得摇了摇头,最终答应把李儒贾诩带回来给他处置这才罢休。
刘隽平定长安后,目光投向了张绣与张济。此时的张绣和张济,神情复杂地站在刘隽面前。张绣眼中隐隐有不甘,却又透着几分无奈。
张济则神色黯然,历经战事的沧桑尽显于脸上。刘隽的目光平和却又极具穿透力,他缓缓开口:“二位将军,如今局势已定,我刘隽真心希望二位能与我一同,为这天下百姓谋太平。”
张绣与张济对视一眼,没想到刘隽会愿意接收他们这些西凉军,看着刘隽真诚和煦的眼神,终于单膝跪地,低头领命,选择归降。
刘隽随即着手收拢投降的西凉军。他深知,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是守护百姓、稳固局势的根本。
于是,他制定了极为严厉的军规军纪,着重强调不准伤害百姓分毫。在他的命令下,投降的西凉士兵们每日都要进行军规的诵读学习,确保每一条规定都铭记于心。
为了彻底整治军中风气,刘隽将西凉军士兵作奸犯科,无论士卒还是将军,全部严惩。
此事很快传到了张绣和张济耳中,他们匆忙赶到刘隽营帐。张绣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刘将军,如今我西凉军刚降,人心不稳,这般严厉惩处,恐引起哗变啊。”
张济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将军,还望您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