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的凶犯见状,毫不迟疑地拔出随身携带的锋利匕首,如饿狼一般猛扑向前,朝着倒在地上的贺瑞忱狠狠地刺去。
一刀、两刀、三刀、四刀……每一刀都带着无尽的凶残与狠毒,鲜血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贺瑞忱在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下,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最终瘫软在地,气息奄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敏和她的同伴们突然从屋内走了出来。那名穷凶极恶的罪犯瞬间察觉到有人出现,心中大惊失色,急忙闪身躲到了院子西墙附近一个极为隐蔽的角落。
这个角落里布满了尘土和杂草,罪犯紧张地蜷缩着身体,试图不让人发现。然而,他匆忙间留下的一串清晰脚印,成为了证明他行踪的重要线索。
躲藏起来后,罪犯趁着没人注意的间隙,迅速掏出枪支,并小心翼翼地将卡在枪膛内的那颗子弹退了出来。这颗子弹正是后来在院子里被发现的那一颗。
紧接着,他动作娴熟地重新装填好子弹,然后微微探出脑袋,窥视着外面的动静。
过了一小会儿,见四周没有异常,罪犯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他悄悄地站起身来,蹑手蹑脚地返身闯入西屋。
此时,邹树申正站在屋子中央,全神贯注地打着电话,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罪犯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枪,瞄准邹树申扣动了扳机。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邹树申应声倒地。
罪犯万万没有想到,开完这一枪之后,子弹竟然再次卡壳了。正当他手忙脚乱地摆弄着手中的枪械时,听到枪声赶来的程志勇出现在了门口。
罪犯见状,顾不上处理卡壳的问题,抬起枪口便朝着程志勇疯狂射击。然而,由于子弹卡壳,连续几颗子弹都没能击发成功。
说时迟那时快,程志勇瞅准时机,猛地抡起身边的一张板凳,狠狠地砸向罪犯握枪的手臂。只听得“哐啷”一声脆响,罪犯手中的手枪被板凳硬生生地打落在地。
由于手枪落地时受到了剧烈撞击,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不再卡壳。而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一旁的王敏根本来不及反应,完全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眼看着罪犯要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手枪继续行凶,惊慌失措的王敏想也不想,顺手抓起那把手枪便撒腿追了上去。
可是,由于过度紧张和恐惧,她还没跑出几步远,手中的枪就突然走火了。随着又一声清脆的枪响,周围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如果以上这段推理能够成立,那么毫无疑问,王敏将会在她的后半生中陷入无尽的悔恨与自责当中。
她会不停地反问自己,为什么当初不能冷静一些,先去检查一下手枪是否存在故障,而是如此莽撞地冲出去追赶罪犯。
然而,此刻再多的懊悔都已于事无补,命运的齿轮已经无情地转动,留下的只有深深的遗憾和痛苦。
令人毛骨悚然的杀人凶器——蒙面人的手枪,在案发后的第二天便被迅速地送到了省公安厅刑侦处技术科。工作人员们立刻对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工作。
通过查看枪身上的编号,省公安厅如抽丝剥茧般地查阅着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最终确凿无疑地证实了这支枪正是之前呼兰“6?6”案件中张福贵所使用过的那一支!
消息一经确认,省公安厅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将这一惊天发现紧急通知给了呼兰公安局。
呼兰公安局局长张福田听闻此讯后,心中不禁一紧,深知案情重大,他当即决定亲自出马,并指派副局长董超一同率领精英干将韩超等相关人员风驰电掣般地赶赴巴彦县。
抵达目的地后,他们马不停蹄地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并紧密配合起来,共同商讨、研究这起错综复杂的案件。
而在此案中,贺瑞忱的妻子王敏与其女儿以及教师程志勇,由于事发时就在现场,成为了能够直击凶犯真容的关键人物。
警方随即对她们展开了详尽的询问工作,并引导她们努力回想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在耐心的沟通交流下,三人凭借着深刻的记忆逐渐拼凑出了凶犯的大致模样和外部着装特征。
据王敏描述道:“那个可恶的蒙面人身材高大威猛,跟我的丈夫贺瑞忱颇为相似,身高大概在一米七八上下,身形魁梧壮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