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见柳廷玉和顾安说话,猜测此人就是蜀王,连忙向顾安磕头:“对,我是杨村的,我们的箭术还是柳大哥教的呢?求蜀王救救我们,我会带着手下的人一起诚心加入蜀州军。”
柳廷玉没有开口,他在思考杨思的目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这种情况不得不防。
顾安询问杨思:“加入?说的轻巧,怕不是引狼入室。”此时正是两军开战的前夕,顾安也觉得,这难保不是刘成的计策。
杨思也知道自己是对立阵营的,想让他们相信不会是简单的事情,自己能进来怕都是多亏认识柳廷玉了:“我知道哪些地方有地雷,哪些地方有陷阱,还清楚他们的作战计划。”
顾安与柳廷玉还有赵庄同时一怔,要是这样,那与刘成的仗可就好打了,对蜀州军绝对大大的有利,可也不能冒然相信,顾安又问道:“能知道这些,你在刘成那里必有些地位,怎么?高官厚禄不要,冒死跑来我这里?”
杨思知道要让他们相信,就必须解释清楚这些,不然怕是不能善了:“当初柳大哥好心提醒我们可以跟着离开时,我和我哥因为贪慕在刘成那里的小小成就,所以不愿离开。”
“可是到了后来,我们也越来越觉得刘成不值得我们追随,他越来越不把百姓放在眼里,后面刘成管辖下的农户越来越艰难,劳役越来越多,赋税越来越重。”
“因为我和我哥的军功越来越高,也算是刘成麾下的将领,接触的越多越深,我们发现刘成把收上来的赋税一半都给了黎族,自己的军队却缩衣节食。”
“我们起初疑惑,所以一直暗中留意,大概知道刘成和黎族达成了某种合作,直到你们把刘成与黎族勾结残害洪州和庆州人的消息放出来,我们才恍然大悟。”
“我们大都是洪州和庆州的人,当年的惨剧还历历在目,要不是柳大哥带着我们去山里避难,又收留了那么多人,我们怕都与我们当初去打听消息时看到的下场一样。”
“我们也因此打定了主意,想来投靠蜀州军,手下的人也是一样的想法。”杨思也后悔,当初没有跟着柳廷玉一起离开,不然哪儿来的这么多事。
顾安见柳廷玉一直不开口,知道他应该在考虑真实性,于是自己继续问道:“你在刘成那里颇得看重,刘成是怎么同意你过来的?”
杨思明白这是顾安有些松口了,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认真回答着顾安的问题:“是因为这几日来骂的人都被你们杀死,刘成见没办法让你们主动出击,那他布置的陷阱就成了笑话,他有些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