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早,叶婉点了灯,练了一篇字,此时有了些睡意,叶婉才上了床休息。
次日一早,杨小花就来找了叶婉,叶婉已经喂好了兔子,打扫好了卫生,正在吃早饭:“小花,吃早饭了吗?”
杨小花点了点头:“吃了,吃的包子。”母女俩现在好过了许多,张招娣也不会亏待杨小花,俩人的生活吃的不错。
叶婉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两口吃完,背着背篓和杨小花上了山。
此时田里的活基本已经忙完了,路过村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禾苗的长势很好。
山上的笋多,俩人没多久就装满了一背篓,杨小花将笋背回了家就赶紧来了叶婉这儿。
叶婉从头到尾和她演示了一遍笋干和泡笋的做法,杨小花学会了,叶婉的笋也处理好了。
下午刘荷花来找自己说话,告诉了叶婉一个消息,开始征兵了,而且征兵令上说,只要有入伍的人家,每户每月可以领二十斤粮食。
这倒是个好消息,虽然都不想去打仗,可时代这样,也是没办法的事,有粮送,总比被抓壮丁的好,有年前黎族抢掠的事儿,洪州各地还活着的底层百姓都是食不果腹的。
叶婉的兔子没受影响也是因为能下的起馆子的都是家里有些家底的,真正底层的人谁没事儿天天下馆子呢?当然杨小花父亲这种人除外。
如今只要当兵就能每户每月有二十斤粮食,底层的百姓就可以靠着这些粮勉强的活下去,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也能坚持到今年秋收了,而送粮也只是持续到今年秋收,秋收过后,被抢的人家也能缓过神来了。
最艰难的就是到秋收的这段时间,征兵应该会很容易,而这个政策对于已经入伍的人家也适用,虽然杨村人不缺粮,可谁也不会嫌粮多不是。
刘荷花时常来找叶婉闲聊,她也喂了兔子,虽然还要种叶婉的地,可多几只兔子也是忙的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