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书名起成这个,就是欲要与《春秋》一争高下的!
于是当晚,吕不韦遂命侍者召其门下之士众,共商于其府邸。
吕不韦的门客们啊,可都是才子,闻命后皆欣然而至。
待人到齐后,吕不韦端坐于堂上,沉声言曰:“吾欲着书,名《吕氏春秋》,以纪吾家之学问,传之子孙。汝等皆为吾之门客,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愿汝等助我,共成此书!”
轰——
大堂上一瞬间嘈杂万分,因为他们都是不同领域上的一些才子。
众人左看看右看看,其中一人必恭必敬上前,疑惑道:“相国,吾等所学并非治国之策,相反,吾只在农学上略为精通,相国不介意?”
那人的问题很直接,他怕吕相要的是只着述一些治国之论进去,没他们的事。
吕不韦回答得很肯定,“吾今欲着《吕氏春秋》,非独治国之论!亦欲载各方面之学也。吾愿此书博而不杂,深而不奥!使人人可读,皆可得益!”
又一门客上前问道:“君侯何以致此?岂不畏世人之非议乎?”
闻言,吕不韦大笑了起来!
他根本不在乎啊!非议能有天下人赞颂的名声重要吗?
只有杠精才会天天议论这个那个,瞎找茬!
于是他高声朗朗,声音响彻在整个大堂之上,“吾志在求知!欲以此书启民智,何畏人言?且吾书中,将收罗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有所录。”
“天文地理,兵法战略,历史掌故,诗词歌赋,乃至农耕商贸,医卜星相,无所不包!”
“吾欲世人读此书,而知天下事!”
众门客闻之,一个个肃然起敬!
就连凌云,也是如此!
这说的,不就是百科全书吗!
原来百科全书最早的雏形是在这里?这个他还真的不知道!因为他没看过《吕氏春秋》的原本。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明朝的《永乐大典》是史上最早的一本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