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头端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然后递给了坐在最中间的金爷。
金爷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是一个方方正正,跟笔记本一样的东西。
他清了清嗓子:“擂台停了将近百年,如今能重开,也正是说明我们津门武行人才济济,这方龙头贴,今日也要新加上一个名字。”
紧接着,旁边一个人接着说:“传武一行,时至今日已日薄西山,多亏各位掌门广纳贤才,才有了我津门武行之盛世,我们今日效仿先辈,生死擂台,各家人生死有命,门内事门内了,各位可有异议。”
几位掌门说了没有,敲锣人又是一声锣响,喊道:“擂台开,第一家守擂人,郑家大房——郑向云!”
我凑在张瞎子耳边问:“这是啥意思,啥叫守擂?”
张瞎子现在也没必要装了,直接说道:“早跟你说了吗,一家一家的打,郑家上去之后就是另外四家轮班上去挑战,最后看他能赢几场。”
我点点头:“哦哦,那为啥是郑家大房第一个上?”
张瞎子:“按道理来说,郑家大房最该坐这个位置,按实力来也该他们第一个。”
其实这样的擂台不是很公平,最先上的确实更容易被下面几家联合起来。
而且守擂方先上人,另外几家可以根据守擂者上的人有针对性的挑选门下弟子。
就比如你上一个力量型的,人家搞一个耐力好的,跟你打游击,就非常难。
所以说第一个上场的郑家大房,是实打实的挑战另外四门的十几位高手。
郑向云走到擂台中间,抱拳向金爷几位老辈鞠躬,然后叫上来了四个弟子。
打头的就是郑东雪,后面是两个陌生人,最后一个是大个。
至于小赖子为啥没上我心里犯了嘀咕,按理说小赖子是现在郑东雪之下的第一高手,于情于理都要上。
我低声问道:“张爷,您知道冬雪应该有个姓赖的徒弟不,听说还挺厉害,咋没上?”
张瞎子摇了摇头:“我也只是听说有这么个人,但是没见过,估计冬雪有别的安排吧。”
随着张向云和另外几个徒弟走下去,擂台中间只留了郑东雪一个人。
说是擂台,其实没有台子,只有仓库里的水泥地面画的一个二三十平米的方框。
至于规则,就是没有规则了,俩人赤手空拳,也可以拿兵器。
分胜负也很简单,要么认输,要么被打到站不起来为止。
护具根本没有,所有人清一色的运动装,专门有个中年妇女给郑东雪搜了身,别人都是另一个老头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