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鹤羽落松

“成王败寇,此次对弈,是你输了。”

裴问礼面色不显,淡然地反问道:“是吗?”

裕王此时得意忘形,他都走到殿堂了,还要什么变数不成。他语气轻飘飘地说道:“你难不成还盼着封家那小子来为你守着这江山吗?”

“这么多日,他还久居江陵未动分毫,八成是想自立为王。他父亲为大辛呕心沥血,最终落得个声名俱损,封长诀怎么可能还帮大辛做事。”

裴问礼微微勾唇,笑意不减。

“依本王看,他先前所做的一切,不过因为你是他的知己罢了。今日你落入本王的手里,他就应当知晓,这天下谁主!”裕王难掩心中喜悦,双臂扬起,感受着金碧辉煌的殿堂,他忽的转头冲裴问礼的背影说,“等军中休整过后,本王会亲自剿灭江陵贼寇。本王惜才,也给过封家小子机会,可他不愿,正好你与他是知己,本王就拿封家小子的血做你的送别酒。”

话音落地,裴问礼白皙的脸上挂着一抹讥讽的笑。不知是笑那“知己”二字,还是笑裕王的自大。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裕王嘴中念念有词,安稳地朝着皇位走去,殿堂广阔,传来他雄浑的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冲天香阵透长安——”

他用力挥开战袍,侧着身子端庄地坐下,抚摸着龙椅上的雕刻,油然而生的尊贵之气。

“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月末,京城沦陷,裕王登堂入室,改国号为奕,意为光明。

京城人也恢复了原来的生活,城中丧事居多,好不容易有点生机。但是他们还忘不掉自己是亡国人的身份,就算在城中过日子,也憋屈得不敢抬头。

“要我说,裴尚书才叫真正的忠臣,据说那天好多人都跑了,就他站在朝堂直面裕……咳,圣上。”

“是前朝的裴尚书,注意措辞,别被有心之人听见了,现在圣上清剿余党,小心有牢狱之灾。”

正说着,酒馆外边走过一队巡兵,两人下意识地闭上嘴,等巡兵走远,他们才敢放下戒备说话。

“如今前朝的官员死的死,下狱的下狱,京城空荡荡的。哎,你说,前朝的太后和小皇帝还在,是不是还有挽回的余地啊。”那人凑到好友耳旁轻声问。

后者神色不宁,气愤道:“弃国而逃的人,就算江山又被夺回来,他们还有脸坐回自己的位置吗!”

“这位置给裕王坐,不如给封长诀坐!”

旁边桌的人说话打断了他们的嘀咕,两人对视一眼,附耳去听。

那一桌的坐着几个大汉,激昂慷慨地夸着江陵地区的好,说那封将军对底下士兵如同兄弟般,说那江陵地区富足安稳,说那地方投奔者源源不断。

看架势他们也很想投奔过去。

“可是封家不是最忠国的吗,封小将军不为国家,竟然想自立为王,他不也是个叛国贼!”一个迂腐的老头闻声,拄着拐杖走到饭桌上骂骂咧咧。

气得那几个大汉从饭桌上跳起来,回怼道:“封将军的父亲受陷害而亡,他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向着大辛,乱世中谁不想称霸。老头,你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可要丢了你的前朝思想,好好地活完剩下的年岁!”

酒馆里的人听到“受陷害而亡”纷纷来了兴致,凑过去问说话的大汉。

“实不相瞒,哥几个曾经是宫廷侍卫,我们也是听说,北定将军私通匈奴的文书有疑,但大辛开祖没再查,直接定了罪。”那个大汉被他们团团围住,只好接着说,“封家向来忠国忠君,若北定将军真出了那码子事,飞骑将军也不得埋怨朝廷,自成一方势力。”

有点道理,那些百姓们轻声议论着回到饭桌。

“那裴尚书和封将军不是天下第一好,如今裴尚书下狱,封将军会去营救吗?”一个妇人好奇问道,“还有那个刑部的卫侍郎,他对封将军不是有恩,封将军不会视而不见的吧。”

这下把大汉给问迷糊了,他挠挠头,模棱两可道:“这我可不清楚了,封将军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行动。”

突然行伍的脚步声推近,酒馆里的人全都散开,带头的是裕王得力干将之一的紫脸,没想到会撞到一尊大佛。

酒馆中瞬间鸦雀无声,紫脸冷冷扫过那几个大汉,握紧腰上剑柄,厉声问:“说!你们方才在说些什么!”

方才说话的大汉垂头抿唇,瞥过桌上饭菜,战战兢兢道:“没什么,就说这饭馆的菜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