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匠表示不服。
“那你可瞧好咯。”
刘铁匠说完,拿起自己的弹簧,就从两边用力挤压,他的弹簧确实有点软,没费多少力气就压下去了,把铁条间的缝隙全封住了。
刘铁匠松手后,这弹簧居然慢慢恢复了一点宽度。
“瞧见没,这才是弹簧。”
刘铁匠得意地笑了。
“弹簧个屁!”
谢璞一直在观察两人手中的弹簧,现在他实在忍不了了,进入打铁房后,拿起两人的弹簧说道:“这个太硬了,虽然我现在需要硬的,可这要是装在车下,被重力一压,肯定得断。而这个,太软了,弹性根本不够。我需要的是这两种的结合,既够硬,又有弹性,放在地上用脚踩后,能把人给弹起来的才算合格,懂了吗?”
王、范两位老铁匠齐齐皱眉,王铁匠解释道:“谢公子,你说的这弹簧,听着简单,可你要知道,要掌握好这铁既够硬又有韧性,可太难了,这恐怕得找那些铸剑大师,只有他们才能完全掌握这等诀窍啊!”
谢璞听后,知道自己确实有点为难对方了,现在的冶炼技术,全靠经验和直觉来把握。初学者,连续打出两把同样的锄头,都很难保证同样的质量。只有等他们经验丰富了,才能凭着直觉,了解加热的程度、锤打次数和力度,才能打出两把质量相近的好锄头。“
这得有个系统流程才行!
谢璞想罢,立刻对五个铁匠说:“这样吧,你们尽管再试试,不过我要你们把每次炼铁的时间、锤打的次数,最好连锤打的力度,全部详细地记录下来,写成一本研究日记。等啥时候把弹簧打出来了,就照着日记记载的方式,重新再尝试冶炼,知道不?”
五个铁匠虽然听明白了,但还是很懵,他们完全不知道谢公子要干啥啊。
打出这弹簧,有啥用啊?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详细记录,这也太麻烦了吧!
谢璞看出了大家的不满,赶忙安慰道:“别急别急,等你们啥时候能批量生产弹簧了,你们就是这个世界的大功臣了!绝对会名垂青史的!”
“我说谢公子,啥大功臣,名垂青史的,我们不在乎,这弹簧啊,我们尽力而为。只是这打造过程中,不用详详细细记录吧,不好意思,我不太识字。”
王铁匠苦笑着说。
听到王铁匠自嘲,刘铁匠这次居然没有讥讽,也苦笑道:“我也不太识字啊!”
谢璞皱了皱眉,看了看其他三个小铁匠,发现他们都在摇头,只好叹了口气,说:“算了,这些暂时我来记录吧,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有了一个会动笔杆子的,这两个老铁匠也没啥怨言了,立刻又开工了,打造起铁条来。
谢璞拿了一把小刀,削好一块炭后,拿起许才高早已准备好的空白书,一边看着两个老铁匠忙活,一边询问着,然后一一记录下来。
眼下正是五月天,天气渐渐热起来啦,尤其是这打铁房里,因为大火炉的关系,更是热得不行,六个人几乎都是光着膀子在干活。
谢璞这一次亲眼见证了打铁技术,他算是看出了不少问题。
这王铁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