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灾后重建

暖山 南棠听风 1637 字 3个月前

李有发不知道怎么安慰阿扎努,嘴微微张了张,才发现喉咙间酸涩地说不出话。

阿扎努攥着衣服,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从眼眶里滚出来。她没有再追问李有发,而是了然地朝着门走去。

“阿扎努。”李有发走过去,“让春娟回来住几天吧,我想她跟愿意和自己的阿爸阿妈在一起。”

阿扎努想了想,用手背抹掉自己的眼泪,点点头。

李有发把杨春娟的事情跟谭溪宁说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

这三天里,村里面的救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受伤严重的村民皆已经送去市医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一片废墟之上,这是曾经充满欢笑与梦想的地方——希望小学。

然而,这场突如其样的地震让学校化作一堆瓦砾,孩子们的学习乐园瞬间消失无踪。

现在,一股新的生命力正在这片废墟上萌芽,希望小学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如朝阳般蓬勃展开。

工地上一辆辆装载着建筑材料的卡车络绎不绝,尘土飞扬中透露出重建的决心。

工人们戴着安全帽,身着统一的蓝色制服,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责任。重型机械发出低沉的轰鸣,配合着人力,一块块砖石被精准地堆砌起来,一堵堵墙逐渐挺立,宛如勇士般守护着未来的安宁。

在工地的一角,村民和王乔明们,还有上面委派下来的领导正围坐在一起,他们手中的图纸描绘着学校的未来蓝图。

讨论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激情与憧憬。他们谈论着教室的设计,食堂的位置,甚至体育场的布局,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对孩子教育环境的无限关爱与期望。

旁边,一群孩子围坐在一块空旷之地,尽管周围的环境显得简陋,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学习的光芒。

李飞手里拿着一本语文课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古诗里的意境。

她的前面有一块小黑板正讲述着课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用小凳子当做桌子,老师念一句,他们就在美术本上写下一句。偶尔还会有同学举手提问:“李飞老师,瞧字咋个写?”

随着重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操场的轮廓也日益清晰。围墙下的绿色植被被巧妙地植入校园设计之中,既美化了环境,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在重建的过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源源不断。

爱心人士的捐款、企业的赞助、政府的补助……每一分投入都是对未来的一份承诺,是社会对教育重视的具体表现。更重要的是,这场灾后重建凝聚了无数人的爱与奉献,它不仅仅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学校,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一个见证团结与希望的故事。

当最后一块瓷砖铺设完毕,希望小学终于迎来了重生。

老师们站在门口迎接,笑容满面,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喜悦。

王乔明和老师们站在高高的教学楼前面,仰着头往高处看去:“谭老师,教学楼,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