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某个秋夜,明月高悬,寒风瑟瑟,包拯正坐在包府的书房中,面前摊着一封千里迢迢而来的书信。信中提到,南方一小镇上接连发生了几起离奇的命案,死者身上无一例外都有着诡异的痕迹,而这些痕迹似乎与东洋巫蛊术息息相关。包拯心中一震,心想此案若不迅速破获,势必引起民众恐慌,影响治安,遂决定亲自前往南方。
为了加强侦破力量,他揽下了忠诚的捕快展昭、聪慧的师爷公孙述以及他的两个得力助手王朝和马汉。几人一时间聚在一起,讨论着出发事宜。
“公孙老弟,此案听起来诡异非常,你有什么看法?”包拯开口询问。
公孙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略微皱眉道:“听闻此案涉及巫蛊之术,或为人在暗中使计。当下需先行查明是否有可疑的地方。”
展昭则微微一笑,目光炯炯:“无论多么邪门,必有破绽!我等不妨携带一些防身的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王朝和马汉相视一笑,心中暗自佩服展昭的果决。于是,五人选定了出发的日期,准备解开这一层层谜雾。
几日后,他们抵达了案发地——一个名为“青松镇”的小镇。镇上灯火通明,与外界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包拯一行人下马后,便直奔县衙。此时,县令已在衙门守候多时,见到包拯,深感如释重负。
“包大人,您终于来了!若是不迅速查出真相,我怕此地百姓就要人心惶惶了。”县令眉头紧锁,看上去十分焦虑。
“请县令将案情详细讲来。”包拯平静地说。
“自一个月前起,青松镇内接连发生了三起命案,死者皆是年轻女子,身上无一例外都有被人施以巫蛊之术的迹象,皮肤上的红点如同被针刺般,令人毛骨悚然。而最近一名女子,名叫小青,她的亲属甚至在其尸体周围发现了一些土制的符咒与咒语,听闻这是东洋邪术。”县令面色阴沉,语气中满是无奈。
“你可否带我去见一见小青的尸体?”包拯要求道。
经过一番辗转,他们终于来到了尸体安放的地方。小青虽已亡故,但她的面容依旧宛若花朵,肌肤白皙而光滑,唯有她的手腕上,有着几道似是咒语般的深红色印痕。这些印痕让包拯心中起疑,他仔细观察着尸体的一切细节,眉头渐渐皱紧。
“小青的死,确实不同寻常。”他低声说道,目光却在尸体旁边的符咒上逗留。符咒上写满了复杂的字迹,似乎在诅咒什么,包拯暗自记下这些字,准备后续查询。
经过一番询问,包拯了解到小青在死前曾和一名东洋留学生有过接触,留学生在镇上开了一家药铺,名唤“清心药房”,此人亦时常被人议论为不安分,竟在这小镇上开药铺,难免引得乡民猜忌。
包拯决定前往清心药房探查真相。在药房,包拯与展昭环顾四周,房间里药香扑鼻,整齐的药架上摆放着各式草药。药铺的主人,一个身材修长、面容俊秀的东洋男子名叫柳诚,见到包拯和展昭前来,微微一笑,神态从容。
“包大人,我听闻您久负盛名,前来打扰实属唐突。”柳诚谦逊地说道,脸上的笑容让人感觉温和,但包拯却隐约感到其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阴险。
“柳先生,小青的死与您有何关系?”包拯直言问道。
“我与小青素无交情,若要问我,那些来我药铺购药的客人多了去了。”柳诚依旧保持着淡定,仿佛对任何指责毫不在乎。
公孙述冷冷一笑,接着说道:“可我听闻,您给小青开过药方,这药可有不妥?即便是借助外力之术,也不可轻易伤人!”
柳诚的双眼微微一闪,转而讥讽道:“包大人、公孙老弟莫非是以为我这是妖术?我不过是治病救人,若您怀疑我,为何不直接询问镇上的百姓?”
包拯见他口气不屑,心中更是疑惑,连忙吩咐展昭去打探镇上人们的口碑。
经过一番打听,展昭终于从镇上的老百姓口中了解到,柳诚的确有过几次为人医治的经历,但自他从东洋归来之后,总有人在言语中提到此人掌握了某种令人畏惧的秘术。而小青的死,便是与他日渐上升的名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悲剧。
“看来我们必须更加深入调查。”包拯沉声说,心中思索着怎样才能从这个东洋男子身上找到破绽。
在接下来的几日内,包拯一行人在青松镇逗留,细致考察着周围的人与事。忽然一夜之间,镇上又传出噩耗,一名常去清心药铺的女子被发现死于家中,死状与小青相似,面上也有着奇怪的痕迹。
“此事非同小可,我们无法再坐视不理!”包拯心急如焚,随即求助于镇中的知名阴阳师,希望通过其巫术找出真相。阴阳师道姑名为紫兰,有着一头黑色的长发,以及白皙的肌肤,虽然年纪不大,却仿佛见过不少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