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日之师,为国储才

红楼御猫 橘猫不是猫 2445 字 1个月前

该莽的时候莽,该忍的时候忍,敢大胆的用人,甚至连当时给他经常添堵的王子腾都能用到实处,老四的心性智慧,是最适合当皇帝的。

……

原本要放在园子里的戏台,被老太太移到了前院。

今日的园子里,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近两千的文人士子齐聚,恐怕唯有贡院才能见到。

贾琮为了忽悠……为了开解这些迷茫的儒生,讲的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好在效果斐然,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园子里已经处处都在探讨圣道国政,畅想大夏的未来了。

贾琮只来得及用凉茶润润喉咙,就被一群士子拉了过去。

“文魁君,陛下下旨革新科举,学生以为,只加大算学在科举中的比重还远远不够。学生游学时就发现,国朝官员对于律法有研究者不多,而且是粗通而不精,审案判案时还常需刑名师爷在一旁提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学生以为,府县之亲民官,当精通律令,才能更大程度上避免冤案发生。”

“还有,时移世易,律令也该随之补全完善……像是如今前来我大夏的万国商客越发多了起来,朝廷也该对涉外之民加大约束……”

“针对皇亲贵胄之法,学生以为当与百姓等同。不然刘氏宗亲、皇亲国戚骄纵之徒,败坏起朝廷威信要比百姓犯法更为严重……”

贾琮好奇的冲这少年拱手问道:“不知兄台名讳……”

“哦,学生罗翔,国子监生,浙江台州人士。”

罗翔回礼,眉间总是充斥着一股忧国忧民之气。

他是寒门出身,当年中了秀才后就已小有才名。可惜他看不惯西林党人的惺惺作态,拒绝了西林的招揽,背着书箱就开始游学诸州府,最后来到了京城。

罗翔能进国子监读书,还是路遇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老大人……

贾琮听到罗翔这个名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一个人。

还在刑部苦修《大夏律》的法外狂徒张正矩,这位“法学家”为了修新的《大夏律》,据说连娇妻都不怎么搭理了,动不动就熬夜不回家。

“罗生对律法可精通?”

贾琮只是尝试性的问了一句,旁边就有人替罗翔回道:“君侯不知,罗学兄对《大夏律》倒背如流,祭酒曾说,罗学兄是他所见最善律法之人。今后可入三司,为国正律令强法纪。”

人才啊!

大夏不缺精通圣人经典的人,缺的就是刑律这样的人才。

贾琮看向罗翔的眼神都变了,这样的人才必须好好培养。

“朝廷重修《大夏律》的事罗生应该也听说过,张正矩张先生为了这本新的《大夏律》,家都不怎么回。吴王殿下为此可没少跟我抱怨。这样,罗生既然善律令,不妨去刑部跟着张先生……”

“真的可以吗?学生真的能跟随张先生修《大夏律》?”

法外狂徒张三的名声,在江南的名声极大。

罗翔也是半个法家学徒,自然对其极其崇敬。一听永丰侯要送他去刑部跟着张正矩,浑身都在激动的颤抖。

幸福来得太突然,罗生都不敢相信。

贾琮当场写了张条子,盖上了自己的私印交给了罗翔。

“我会给张先生说一下你的情况,中秋节后你便持这条子去刑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已经学有所成,不妨去付诸行动检验检验。诸生谁还精通律令?如果愿意去刑部试试的,节后去你们祭酒那报名,我会让人去考核一番,成绩优秀者,可入三司实习。”

实习这个词大家伙都没听过,贾琮解释道:“实习,便是实践学习。本侯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朝不需要只会死读书的人!”

这下懂了。

众人又一次陷入了惊喜中,精通刑律可入三司实习,那精通财赋算学,是不是可以去户部?

能近距离接触国朝大政,这些立志于科举入仕的少年们,谁能不激动?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更何况是近两千熟读经史子集的读书人,烧起来的火就更旺了。

贾琮从这群少年郎的口中听到了不少极具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分科取才、按需招录、官员年轻化、司法监督等等对国朝改革有益的建议,他都一一登记在小本本上,打算过后交给内阁,让他们择优讨论。

午宴就摆在了园子里,水榭歌台,风景正好。

众人流觞曲水,继续热切的探讨着,一个个即兴奋又荣幸,觉得永丰侯贾琮没有拿他们当孩子,对于他们的建议很重视。

他们觉得自己参与了国朝大政,是在做一件足以革除弊政的大事,劲头十足。

等到午宴后,诗会从议政会又变成了学习会。

因为薛蘅芜薛先生走上了高台,身后还摆着一块黑板。

“蒙诸位抬举,今日我便讲一讲我对算学之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