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是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甲骨文明研学基地。
夏先衍看到里面重量级的国宝文物,想起来齐鲁各地博物馆的特色。
这些堪称国宝级别的文物,大多数会依照其出土时所在的地域,尽可能就近安置展示。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源头的尊重,更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回归到与之紧密相连的那片土地。
也正因如此,齐鲁大地拥有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份。
若想要深入探究齐国文化,那么首选之地自然非齐国故都临淄莫属。于是一行人出了华夏陶瓷琉璃馆后便赶往临淄。
很快他们就到了临淄。只见淄水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般蜿蜒穿城而过,河水潺潺流淌,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而他们所来时的高速路下方便是临淄华夏古车博物馆。
1990 年,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部门在发掘后李文化遗址时,发现了一处春秋时代的大型殉车马坑,其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为当代之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94年9月9日,辟建为古车博物馆。上方是济青高速公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往来穿梭,川流不息;3米以下的展厅里,静静沉睡了2600多年的古车马,如同一位上了年纪的历史老人,向人类默默诉说着历史的奇迹。一古一今,一上一下,几千年的历史在这里交汇融合,谱写了一首中华历史文明的壮美诗篇。
博物馆包括春秋车马展厅和华夏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
华夏古车陈列馆系统陈列了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自殷商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古车复原 19 辆,模型近百件,还有各种车马饰件、出土文物、壁画等均为国家文物珍藏。
地下春秋殉车马展厅展示了 1990 年发现的春秋殉车马坑,一号坑十辆古车南北一字排列,三十二匹马昂首而卧,四蹄卷曲,马头的装饰品各种各样,清晰可见;二号坑有马六匹,车三辆,葬式与一号坑有所不同,马在上,车在下。
馆藏文物包括不同时代、不同性能的古车复原模型及文物佐证,如商代曲衡车、西周双马驾挽的曲衡车、春秋战车、战国战车、秦车、汉车等。展橱内还陈列着东晋冬寿墓壁画《出行图》、唐代的懿德太子墓壁画《陈辂图》等高级文物画师摹本。
这里所孕育的灵源之地扩张到了淄水之中,夏先衍在淄水感受到了从上游携带而来的灵气与造化之气。
淄水正向着灵脉的方向进化。
夏先衍沿着淄水来到了齐文化博物院,这是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由原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迁建而成。
本陈列展厅以齐国故都八百年的兴衰变迁为基点,由雄浑厚重的历史陈列与特色鲜明的专题陈列组成,分为先齐文明、西周之齐、春秋齐国、战国之齐、秦汉齐风、稷下学宫、余韵传承等八个部分。通过实景沙盘与投影结合等新颖展示方式,动态演绎临淄城的繁华景象。
馆藏文物拥有文物 3 万余件,上展文物 4100 余件(套) 。镇馆之宝是战国时期的牺尊,仿牛形,通体以粗细相间的金、银丝嵌饰几何云纹,纹理间以绿松石和孔雀石镶饰 。其他文物还有郾王剑、雁足灯、金鐏、蹴鞠图谱、蹴鞠纹铜镜等 。
距离齐文化博物院,不远处则是管仲纪念馆,一座由历史名人孕育而生的灵源之地。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 公元前 645 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又称敬仲,史称管子。颍上(今皖州省颍上县管谷村)人。
管仲出身贵族,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维持生计,他与鲍叔牙合伙经商,但生意失败。之后,他做过微贱的商人,并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驾崩,留下太子诸儿(即齐襄公)、公子纠和小白三个儿子。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后来,齐襄公与其妹鲁桓公的夫人文姜密谋私通,醉杀了鲁桓公,管仲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于是和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回国夺取国君宝座。在公子小白成功登上君位(即齐桓公)后,管仲被鲁庄公擒住并送回齐国。但经鲍叔牙力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上卿、相国。管仲辅佐齐桓公从政治、经济、军事、民风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治改革: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等,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他主张富国强兵,发展工商、渔盐、冶铁等产业,并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战略:管仲协助齐桓公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思想贡献:管仲的思想成就非常显着,他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精神支柱。后人把他的思想整理成书,即《管子》。《管子》共有86篇,今存76篇,是以齐国法家为主兼及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着述总集。
管仲因其卓越的才能和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华夏第一相”、“法家先驱”、“圣人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