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之下,债务问题犹如高悬在各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仅是中国在积极探索化债之道,欧元区各国也在各自施展解数,试图突破债务困境。而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米国,同样在削减债务规模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只是其手段之繁杂、行事风格之无底线,令人咋舌。
米联储的利率政策宛如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频繁搅动着金融市场的风云。基准利率是升是降,市场上风声不断,这使得汇率市场如同置身于疯狂的过山车之上,行情跌宕起伏,毫无稳定可言。与此同时,数字虚拟币市场也陷入了剧烈的震荡漩涡,一边是新一批亿万富翁在疯狂的价格涨跌中诞生,另一边则是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被无情地逼上天台。
米国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下来,国债规模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削减幅度微乎其微,美元汇率却一路下行,不断刷新低值。倒也从另一种层面上降低了他们的债务规模。
然而,在这看似混乱无序的金融动荡之中,某些利益集团却在汇率的每一次涨跌之间游刃有余,赚得盆满钵满。当然,明面上,这一切都是通过某些"白手套"们的精明投资赚取的。一切都"合理合法"。
对于这一系列经济乱象背后的深层根源,各国处于权力核心圈层的人物都心知肚明。但出于地缘政治、国际博弈、内部利益平衡等诸多复杂且难以言说的因素,各国官方媒体集体选择了缄默,对这些乱象避而不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体上却充斥着大量所谓“专家”的片面解读与别有用心的评论,这些言论混淆视听,误导大众,使本就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面对各种经济指标相互背离的复杂情况,周冲这个经济学小白感到十分迷茫,无所适从。他感觉自己以前学到的那些浅薄的经济学知识,似乎都与现实情况产生了偏差。不过好在这一切对现在的他而言,影响并不算太大。毕竟他在空间里储备了各种巨量物资和黄金,这些财富给了他足够的底气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性。
在这场重要会议的最后,周冲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决定在年节之后,将少年兵们重新分组,把他们分散到包括政务系统、军队、工厂、仓库、学校等各个单位。
军队中的各个关键岗位尤其需要这些少年兵。例如,目前保安旅军中仅有数名勉强合格的炮兵,这些少年兵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纪,只要稍加培养,他们就能极大地加强部队的战斗力。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成长;另一方面则是为他们接下来承接各种先进技术、先进科技产品的应用做准备,为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
等周冲将林林总总的事务都一一分派下去,这场漫长的会议才终于得以结束。尽管在他的计划中还有很多项目有待安排,但目前只能先将这些紧要的项目落实下去,其他的只能暂时往后顺延了。
如今,周冲在闽省的诸多军阀当中,实力应当是排名靠前的。为了尽量不让人在短时间内联想到自己这个军阀与沪海启明星幕后老板是同一个人,他依照这个年代的习惯,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向前,取勇往直前之意。
从此,他在闽省对外的名字就变成了“周向前”。这个名字应该会使用一阵子了。以他当下在民国时空的布局,暂时还需要稳上一两年时间,以便让自己麾下的枪杆子更加强大,在辖区内的统治基础更加坚实。
不得不说,刘若愚能在这个年代当上一县主官,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会后,周冲向他说明了自己要向李炳坤求和的意图,以及此战的详细情况,请他代笔写一封请和书。刘若愚略作思索,脑海中迅速构思出了一份请和书的框架。随后,他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份千字请和书。
这份请和书写得语气极为诚恳,字里行间却又锦里藏针。文中不仅将双方的实力做了详细且客观的对比,还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字里行间隐隐透露出一种“你若不同意罢兵,我们将不惜两败俱伤与你正面硬扛”的威胁意味,让人读完不禁心生忐忑。
周冲接过刘若愚递来的请和书,逐字逐句细细研读,眼中赞赏之意愈发浓烈。待看完最后一个字,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大声说道:“好!写得实在是好!刘县长,你这一手笔墨功夫,再加上这缜密心思,果真令人赞叹!”言罢,他取出钢笔,迅速在请和书结尾署名。
刘若愚谦逊地笑了笑,拱手道:“将军过奖了,能为您分忧,是卑职的荣幸。”
周冲小心翼翼地将请和书折好,放入信封,随后叫来通讯兵,神色凝重地吩咐道:“你即刻挑选几个办事机灵的弟兄,带上这封信,乘快船走水路去玉融县,送到李炳坤手中。不用太急着赶路,只要明天中午之前送达即可。若是信件能顺利送到,且李炳坤有了回应,就立刻回来复命;要是遇到什么意外状况,可随机应变,一切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为先。"
通讯兵挺直腰杆,双手接过信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坚定地说道:“请旅座放心,我这就去安排!”说罢,转身快步离去,迅速着手挑选人手去了。
周冲伫立在窗前,目光紧紧追随着通讯兵渐行渐远的背影,思潮翻涌。这封承载求和之意的信件,既是他释放出的和平诚意,更是一场博弈的开场。李炳坤究竟会如何抉择?是权衡利弊,欣然接纳这份求和之约,收兵回师积蓄实力;还是被信中那绵里藏针的威慑之词激怒,不惜孤注一掷,再度点燃战火?
然而,周冲心中清楚,无论李炳坤做出何种反应,以当下的实际情况而言,他都已稳操胜券了。如今的局面,不过是李炳坤小败还是一败涂地的差别,是自己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收拾残局的考量,以及战争继续下去,是否会造成大量乱兵殃及无辜百姓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