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再一次说服尉佗

血脉撒满世界 笃志 2227 字 1个月前

吕雉去世后,吕产和吕禄这两个庸才无法应对局面,只得匆忙撤军返回朝廷。

而此时的汉军也随之撤离,危险暂时得以解除。

尉佗抓住这个机会,用重金贿赂了闽越、西瓯和骆越等地区,成功地将这些地方纳入了南越的版图。

南越通过吞并这三个地区,其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势力也因此大增。

尉佗变得狂妄自大起来,他自封为皇帝,并划定界限,住在黄色宫殿中,使用大旗,公然表明要与刘恒平起平坐。

对于尉佗的称帝行为,刘恒感到非常难以容忍,但他并没有选择出兵讨伐。

首先,刘恒生性仁慈,不忍心看到战争带来的杀戮;其次,南越地区气候炎热潮湿,瘴气弥漫,不利于军队作战;第三,除了周勃和灌婴之外,汉朝目前没有其他得力的将领,而周勃和灌婴年事已高,刘恒不愿意看到他们因征战而丧命;第四,曾经陆贾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尉佗归附,刘恒希望能够再次借助他的口才来解决问题。

如今时代已经不同了。

刘邦和吕雉统治时期,他们并不善于运用文饰来安抚朝臣,但刘恒却对此非常擅长。

他派遣使者前往真定,下令修缮尉佗宗族先人坟墓,并设置守灵官员负责守护。

同时,他四处寻找尉佗的宗族兄弟,提拔其中有才能的入朝为官,对其他宗族成员也给予优厚的礼遇。

此外,刘恒亲自书写一封信函,命令陆贾携带此信前往南越,用温和的言辞劝告尉佗去掉皇帝的仪制,毁掉天子大旗,向北面汉王朝称臣。

刘恒还特意让人散布消息,使得陆贾尚未抵达南越时,尉佗就已经得知了朝廷修缮他真定先人的祖坟、设置守灵官、提拔他的宗族兄弟为官员以及优待他的宗族人员等一系列事情。

当听到陆贾奉汉朝之命带着信件前来时,尉佗甚至亲自出城迎接。

因为曾经被陆贾教训过,尉佗深知陆贾的厉害之处,所以对他极为敬重和佩服。

尉佗接过刘恒的信后,仔细阅读着其中的文字。

信中的内容除了一些虚文礼节之外,还详细地阐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你我之间的事情只是一场误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吕雉在中间挑拨离间。

现在吕雉已经去世了,我愿意为你的宗族先人修复坟墓,并册封你的宗族兄弟担任官职,同时也会善待他们。

希望你不要再侵犯长沙王了,一旦开战双方都会有伤亡,这样对我们所有人都不利。

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愿意承认我的地位,向北称臣,汉高祖皇帝曾经答应过你的一切,我都会如数兑现。

陆贾接着对尉佗说道,吕雉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正是因为她的恶行,刘恒才不得不将吕氏家族全部诛杀。

刘恒是一个非常仁爱和厚道的皇帝,他怜悯朝臣,关爱百姓,是一个难得的明君。

汉朝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刘恒能够幸存下来并成为皇帝,这无疑是上天的旨意。

因此,他极力劝说尉佗向北称臣,承认刘恒的统治地位。

陆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吕雉的邪恶和刘恒的善良。

他表示,在吕雉专权的时候,他选择远离朝廷,以避免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而等到吕氏被诛灭,刘恒登上皇位之后,他才重新出山,入朝为官。

通过这些例子,陆贾试图让尉佗明白刘恒是一个值得信任和追随的皇帝。

尉佗对陆贾一直怀有敬意,听到他如此赞扬刘恒,便认为刘恒应该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尉陀并不想惹事生非,于是也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回信给刘恒,表示愿意归附。

在信中,尉陀像刘恒一样,将所有责任归咎于吕雉:“我尉陀是无辜的,这都是吕雉不同意高祖皇帝的贸易条件所导致的;只要继续保持贸易往来,我愿意向陛下称臣。”

陆贾再次出山,成功地说服了尉陀归附汉朝,可谓立下大功。

刘恒以其宽厚仁慈的性格,推行宽松的政治政策,关注民生,实施休养生息的策略。

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逐渐强大起来,人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足。

然而,在这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时期,各地的诸侯王和朝廷大臣却相继离世。

其中包括楚王刘交、齐王刘襄、丞相陈平、燕王刘泽和城阳王刘章等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