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毅想了想,问:“怎么不想弄点其他?比如电器呀,电视电风扇之类的?”
“以后吧。”陆子豪道:“等手头阔绰了,还想引进一些外资生产摩托车或轿车。但一开始不能弄技术含量太高的,不然老外不会肯合作。我打算先去国外引进一批最先进的缝纫机,加快制衣速度,培养专业工人,把做衣服弄成流水线模式,提高产量,把盈利的方向转向高效率。”
欧阳毅颇为赞同,低声:“技术含量高的,确实很难引进来。”
“一步一步来嘛!”陆子豪道:“做事没法一步而就,做生意也是如此。等时机成熟了,一点点学过来就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欧阳毅禁不住感慨:“咱们啊,还有好长的一段路去追赶!”
“只要有决心,迟早能赶上。”陆子豪道:“我出国那会儿,我爸跟我说,不管我学什么,学成就得归国。他说,一百多年前,有志之士看到国家跟国外的差距太大,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成效不大,但终归是迈出了第一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国家才有了留学生的概念。留学留学,关键在于学,而不是留。他还说,慢慢学,慢慢转换成自己的技术,那便是自己的技术了。”
欧阳毅钦佩不已,竖起大拇指。
“你父亲必定也是有志之士!”
倘若不是如此,两个儿女也不可能如此优秀出色!
陆子豪无奈笑了笑,解释:“我那会儿年轻气盛,根本听不下,直到现在想来,自己真的错过了好多……可惜,老父亲没了,日子也回不去了。”
欧阳毅安慰道:“道理你学会了,便足矣安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是啊!”陆子豪感慨:“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了。”
陆子豪忍不住问:“那你不是还得跑国外一趟?”
“对。”陆子豪答:“可能不止,也许还得两三趟。先去调研一番,看看哪种电动缝纫机最先进,优势在哪儿,然后想法子买一批回来。”
欧阳毅不懂这些,问:“然后呢?”
“然后培训工人会用会操控。”陆子豪答:“等他们学会了,就能开始流水线般做衣服。”
欧阳毅好奇问:“产量很高不?电动类的制衣?”
“等生产链成熟后,可能是数十倍甚至更高。”陆子豪解释:“到时几个工人负责一道工序,孰能生巧,做得也快。分工越细,做得就越快。”
欧阳毅赞许道:“那挺好的。”
陆子豪低笑:“多谢支持。”
“好事自然要支持。”欧阳毅微笑:“希望你能闯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承你吉言!”陆子豪哈哈笑了。
到了郊外,两人下车走了走,又聊了两个多小时,才开车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