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制从立国始首要考虑的不是战力,而是防止武人哗变。尤其是太祖皇帝,他就是旧军制的受益者。
因此,登基之后,最先更改的便是这殿前司的军制。把原殿前司官署从皇城内移到了皇城外,落于左掖门前。原本皇城内的殿前司被以内侍为首的皇城司取代。
历经太祖、太宗两朝的多次更改,真宗皇帝登基之初对于大宋军制认知严重不足。
别看圣旨上给这个封官,那个赐爵,便以为皇帝对那些官职、爵位很清楚,不是这样的。
圣旨分为外制和内制,即中书门下的圣旨,和皇帝绕过中书的中旨。外制圣旨通常由中书舍人草拟,内制中旨通常由翰林学士草拟。
如今真宗皇帝想让佘太君统领大宋军队与辽作战的时候,就遇到两个问题:以什么军职?又在何处发布命令?
议事地点好办,因为这是临时机构,参与进来的人又都是两府相公,那么在京城内,既不属于中书又不属于枢密院的独立官署也就是殿前司和侍卫军司,相比较而言殿前司略高半筹。如此,殿前司节堂便是参知军事的议事地点。
参宿十星,主杀,秉威行罚也;参为白虎之体,是故殿前司节堂又被军将士卒俗称为白虎堂。
太尉乃是三公之一,然宋立之后,得此官职者,除了追封,便是致仕。众臣都不能允许一个实职太尉出现,真宗皇帝折中之下便加‘检校’散职,是为‘检校太尉’,突出的是品阶,没有实权。
这一日,殿前司戒备森严,外围守卫的乃是上四军之一的捧日军,新任都指挥使正是杨七郎,白虎堂外的是皇城司宿卫。
白虎堂门前两边一字排开十二军鼓,左右各六。每一面鼓前都有一名皇城司逻卒充当鼓手。
大门外,左首是入内都知、皇城使李神福,他满脸严肃,眼神锐利,不时逡巡于四周护卫的皇城司亲从、亲事官身上。
凡是被他的目光盯上的人,都不自禁心下一寒,惹得众人也都是面带杀气。
右首是杨府大丫鬟、内卫新人杨排风,她手上抓着一根黑漆棒,如果有懂军伍之人看到,非得愣一会儿。这黑漆棒乃是仪仗礼器,放到皇宫就是普通礼器,放到将门,乃将军节仗之一。这一看就是真家伙,乃是以铁木为材,金铜钉饰而成,长过一丈,与排风立在一起,那黑漆棒尤为醒目。
她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忍不住想四处张望,可是眼角余光看到身边李神宝那严肃的神情,便也尽力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
远处十名杨府内卫,都是最早那些金花卫,退下来之后跟着佘太君身边做了亲兵,这些人神态悠闲,站在那里眼带笑意看着杨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