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刘备劝降麴义困

三国:兴汉 红落 2732 字 20天前

麴司马所率之兵,精锐无匹,若仅效命于其麾下,恐难尽展雄才大略。

当务之急,归顺朝廷方为正道,唯此方可真正兴复汉室,解百姓于倒悬之苦。”

刘备一番言辞,将当下错综复杂的局势剖析得丝丝入缕。

麴义静心聆听,原本笃定的心绪渐起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本就对韩馥和袁绍的诸多行径心存疑虑,如今经刘备条分缕析,拨云见日。

麴义缓缓坐回营帐中的座椅,手指下意识地敲击大腿,那有节奏的声响,似是他内心纠结的回响。

沉默良久,他终是开口,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担忧:“玄德,你所言虽句句切中肯綮,然我若归降朝廷,又怎能确保自身与麾下将士的安危与前程?

韩馥一旦知晓我有二心,必不会轻易饶恕,定会兴师问罪。

而袁绍更是党羽众多,势力遍布,我若毅然背离,他们定会视我如芒刺在背,肉中刺鲠,必欲除之而后快,我等又将何以为恃?”

刘备见状趁热打铁,言辞恳切地说道:“麴司马所虑,实乃人之常情。

然请宽心,朝廷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广纳天下贤才。

有我和家师在,国家圣明睿智,定会对司马及众将士论功行赏,妥善安置。

我可向司徒卢公极力举荐,为司马谋求一个契合才能的职位,使你能继续统领此精锐之师,驰骋疆场,为大汉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至于韩馥与袁绍,如今朝廷大军压境,其自身难保,犹如风雨飘摇中的孤舟,又能有何余力来加害于你?

且我等行事,自当缜密周全,滴水不漏。

待朝廷大军一到,便可里应外合,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冀州。

彼时,司马便是大汉的功臣,功勋卓着,名垂青史,岂不比在这动荡乱世中寄人篱下、前途未卜要强上百倍?”

麴义抬起头,目光紧紧锁住刘备:“玄德,你虽言之凿凿,然此毕竟关乎生死荣辱,干系重大,容我再细细思量一番。”

刘备微微颔首:“麴司马慎重斟酌自是应当。

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如今天下大势,朝廷如旭日东升,势不可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还望司马莫要错失这成就宏图大业、青史留名的天赐良机。”

麴义双眸之中光芒熠熠生辉,毅然决然地起身道:“玄德君,某愿归降朝廷,自此往后,矢志追随天子,以兴复汉室为毕生之宏愿。”

刘备面庞之上顿时绽出欣然的笑意,赶忙回礼,真挚恳切:“麴司马此举着实深明大义,此等抉择实乃大汉之幸,亦为天下黎民百姓之福泽。

有麴司马这般忠勇无畏之士投身朝廷阵营,何愁汉室难以复兴,天下难以平定。”

说到这里,他忽然神思一动,改口道:“实则,你本就是大汉堂堂正正之官员,不过是此前遭逢厄运,被主君以奸计诓骗,方陷入如今这般尴尬困窘之境地。

待朝廷使者一至,真相大白于天下,自是遵循朝廷之号令,奋勇讨贼平乱,又岂有归降之说!”

闻听此言,麴义先是微微一愣,转瞬之间,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之情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涌上心头,向刘备跪谢道:“如此,麴义拜谢玄德君。

君之高风亮节,宽厚仁德,麴义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只是这般一来,倒是着实委屈玄德君了。”

麴义心中洞若观火,刘备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则蕴含着扭转乾坤之力,巧妙绝伦地改写了他日后的履历。

自此,那可能留存的从贼而后被说服归降的不光彩印记被彻底抹去,使其未来之路仿若康庄大道,坦荡顺遂,声名亦将因此而倍加光鲜亮丽。

然相较而言,此举对刘备而言却意味着舍弃了自身的部分功绩与利益。

毕竟,若依原本情形发展,他孤身一人勇闯麴义营寨,成功说服麴义归降,此壮举无疑将成为震撼众人、彰显其非凡胆略与卓绝口才的赫赫功勋。

然如今,为顾全麴义的声誉与前程,这份本可名垂青史的功绩不得不被悄然淡化处置。

此即为麴义感动至深,而道出委屈刘备之语的根源所在。

刘备自是知道麴义的内心所思,他稳步向前,双手紧紧握住麴义之手,面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目光诚挚地凝视着麴义:“麴义兄弟无需这般挂怀于心,我自有家师司徒卢公悉心照拂,些许微末功劳于我而言,实不足为道。

只要能确保麴义和众兄弟免遭背负叛贼恶名之冤屈,此乃大义所在,关乎名节荣辱,我刘备自当义不容辞。”

麴义聆听此言,心中的感动愈发浓烈,眼眶不禁微微泛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玄德君若不嫌弃,某愿自此而后,敬奉君为兄长!

君之仁德宽厚,令某心悦诚服。

从今往后,麴义愿与兄长同甘共苦,并肩作战,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

公孙瓒奉上公太傅崔烈之令,誓师出兵。

幽州牧刘虞虽然供给了粮草,但也上奏说是鲜卑和乌桓人蠢蠢欲动,所以幽州兵马大都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