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锡林用力吸了一口烟,“你想好要学的专业了么?听说这几年最热门的专业就是计算机了。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和你妈都没什么文化,在这方面给不了你什么有用的意见,你要自己多把握。”
烟圈随着谷锡林的的话语,一点一点溢了出来,模糊了老父亲的脸。
计算机呀,她一个高中才碰过电脑的人,如何能与大城市里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的孩子比拼呢。
况且她也不擅长计算机。
见谷荔不说话,章玉华同志立马开口了,“要我说,老三你就跟玉波也学会计算了。玉波舅舅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他给玉波选的专业肯定错不了。”
章玉华同志觉得她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她脑瓜子灵活呀,自己写不出答案的题目,她可以照搬别人已经答好的试卷呀。
谷荔笑笑,得益于章玉华同志每一分钱都有明确用处的习惯,论对数字的敏感度,她似乎天生就比别人更厉害一些。
她确实想选个财务方面的专业。
但不是章玉华同志口中拨算盘的那种。
一个多月前回沪上参加高考的黄海洋提前给谷荔分析过今后五年十年的经济发展前景,也根据她平时模拟考试的分数,搜罗了适合她的高校,供她参考。
不得不说,两年多的相处,黄海洋已经很了解她了。
这一年的夏天,发生了很多事。
谷荔高考发挥正常,她根据自己的分数填写了广东省的暨南大学。确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暑假的两个月,谷荔也没闲着,跟着谷芸一起在县城一家新开的饭店里做暑假工。
谷芸本该跟谷玉波一样,今年就毕业参加工作,但卫校毕业的她不想待在村卫生院,整天不是给老头老奶挂水就是给小孩子打预防针,拿的那点钱还不如她妈妈去砖厂搬砖来的多呢。
现在的人,不论有文化还是打字不是一个的都削尖了脑袋往城里涌,往大城市里去。而她呢,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偏偏还要回村里。
谷芸头一次反抗了她爸爸的决定,在城里找了份工作。
这家饭店正好开在了卫校旁边不远的街道,是谷芸卫校同学家开的,给她和谷荔开了一份很不错的工资,一个月满勤能拿48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