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士孙瑞吸了一口凉气,『若是……若是骠骑……不就此位……』
崔琰笑而不答。
士孙瑞起初还有些疑惑,但是仔细想想,心中猛然一闪,然后瞪眼看向了崔琰!
怪不得崔琰现在要辞官不做!
原来如此!
这家伙!
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骠骑依旧不依不饶,那么就可以等同于是摆明了要大逆于天下了,这几乎就和骠骑一贯以来的所作所为违背!那么在关中,在山东,以及在更远的地区,会不会还有人坚持站在骠骑一边?
三国历史里面,不管是孙大帝还是刘大耳,在实际上已经是地方土皇帝了,依旧要等到曹丕先搞事情之后,才改了名号,除了是分庭抗争之外,更重要的是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曹丕纵然搞了什么禅让,三拜三请等等,但是依旧要舍弃了他老爹的策略,全面和士族豪强媾和,推行九品中正制,分润政治权柄给那些支持他的地方士族豪强大户……
而且还是在三国已经相互残杀了三十年,大汉威信已经彻底崩塌之后!
所以如果骠骑拒绝了崔琰这个提案,所引发出来的后果,恐怕也会是宛如惊涛骇浪,铺天盖地一般的席卷整个大汉!
就像是当年的董卓……
恍惚之间,士孙瑞甚至不清楚自己是怎样告辞了崔琰,又是怎么出的崔氏的院子,直等到坐上了车,摇摇晃晃之下,才猛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崔琰这是在利用他!
『竖子!安欺老夫?!』
……
……
政治权谋,差人一截,就是低人一等。
士孙瑞进了皇宫,拜见刘协。
不管怎么说,大汉还没有大辫朝代的对于臣子奴化的压迫,像是士孙瑞这样的老臣,不仅是不需要跪拜,而且还可以在大殿上有一个位置,平日里面行为托大一些,也不会有人挑刺。
士孙瑞将在崔琰之处的情况,一一和刘协说了。
刘协皱眉。
虽然说刘协之前没上过庭,但是缺席审判这个事情么,还是多少可以触类旁通的……
这确实是一个好点子。
可是为什么之前崔琰就不提呢?
刘协看了一眼士孙瑞,忽然有点明白了。
这老头……
现如今在山东,不管是上层的统治阶级,还是中层的官吏士族,其实都知道曹操进攻关中的部队已经被打得七七八八,撤下来的兵卒也是士气稀烂。
据说曹操身边的那些大将,也死的死,伤的伤……
以上种种,可以说曹操确实是在这一场战斗当中,损失巨大,并且实力大减!
而现如今的问题,就是对于骠骑军接下来要如何处理。
是依旧判决骠骑为贼逆,还是一举否决原先的审判,然后执行迟到的正义?
士孙瑞转述的崔琰策略,就等于是给了一个台阶。
用曹操以及曹军血肉做出的台阶。
如果在寻常时刻,曹操肯定不能同意,但是现在不是曹操一直都没露面么?
如果说改判骠骑为功臣,那么原先的丞相自然就成为了罪人,然后割了曹操的肉去喂骠骑,顺带着大家也跟着喝点肉汤……
毕竟现在骠骑实在有些凶残,不多点肉,恐怕未必喂得饱他。
如此处理,好处自然是有的,反正就可以将罪恶都推给下面的人,就像是小偷偷钱,犯错的是小偷的手,跟小偷这个人没多大的关系。这虽然在逻辑关系是明显的狡辩,但是在法理上是成立的。个别员工,临时工犯的错,怎么能让整个公司来承担罪责呢?
曹操这个丞相,也没说是世袭罔替的啊,所以也不过就是大汉王朝的临时工罢了。
出了事,临时工来顶缸,也是基本操作。
顶多天子刘协再出一个面……
不对!
刘协眯起眼来,凭什么他要出面道歉?
这计策,是崔琰想出来的,然后崔琰一直都不说,到了荆州出现了险情,士孙瑞找上门去,才说出来,是为了什么?
然后,士孙瑞现在一副老臣已经尽力了,老朽已经做了所有应该做的事情了,还请陛下做主,拿个主意,全凭天子定夺的态度,又是为了什么?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有些明白崔琰和士孙瑞的意思了。
可问题是,这『判决』如果是刘协自己来下,那么刘协就失去了超脱事外的地位!
将来曹操不能重新爬起来,倒也罢了,万一曹操重新崛起了呢?
或者说,就算曹操不能崛起,他临倒下之前,狗急跳墙呢?
士孙瑞看见刘协沉吟不语,就是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也猜测到了刘协的顾虑。士孙瑞心中不由得有些后悔,觉得为什么要来趟这浑水?天子刘协扛不住这责任,难道他一个名义上的国之三老,就能扛得住?
『陛下……若是……』士孙瑞缓缓的说道,『听闻鲁肃鲁子敬……自从关中归来后,多有赞许关中举措之言……』
刘协闻言,眼睛一亮!
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