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才14岁啊。很多这个年纪的初中生第一次在班上发言,要求介绍一下自己,估计不少人还得写在纸上去念,念的时候也是结结巴巴的。
但,公孙周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14岁少年!
见大家请自己发表重要讲话,他清了清嗓子,用明显还不是成人的略带稚音朗声道:
“各位,感谢上天,给予我回到晋国的机会,也感谢各位来这里欢迎我回国。
不瞒各位,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回到晋国。既然,上天让我担任国君,那我在担任国君之前,必须将有些话讲在前头。
一个国家,为什么要立国君?那是因为这个国家需要国君来统一号令!
如果我,国君的号令得不到这个国家所有公卿大夫的支持,那这个国君不如不立!
所以,一旦我为国君,发布的命令如果不当,那是我能力不足,不堪当这个国君,就请大家废黜我就是。
如果,我发布的命令是正确的,但各位不执行,那是我这个国君没有什么用,还不如不立。
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恳请各位再认真思考一下,是否真心要立我为国君。
如果大家意见一致了,那我便跟着各位赴新绛即国君之位。
如果大家认为我不可能胜任国君之职,那趁我还未进入国都,现在就可以遣返我回洛邑,我绝无二话。
如果我,立我当国君,那我在这里强调,晋国上下,都必须统一思想,听从国君的命令。现在,请大家作出决定吧。”
公孙周一番讲话,有理有力有节。中军将栾书听得呆了,他呆了好一会儿!
其实不光是栾书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谁敢相信,一个14岁的少年,居然会如此从容不迫发表这样一番讲话?居然会说出这样一番绵里藏针的讲话?居然会发表出这样一番令所有人都暗自佩服的讲话?
如果公孙周的师傅、大周王朝卿士单襄公在场的话,那他一定不会吃惊,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位弟子的能耐。
不信?那我们先看看单襄公是如何评价公孙周的。
史料记载,单襄公赞孙周道:“立如苍松,目不斜视,听不侧耳,言不高声。